媒体中心

专家视角 » 我国石化化工行业的“进”与“退”

downLoad-20200819105507.jpg

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党委书记 顾宗勤

  石油和化学工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十三五”以来,我国石化化工产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行业保持稳步增长,经济效益有所提高,投资更加多元化,市场化程度日益增强;园区化进一步提升,产业集中度日趋提高,产能过剩得以缓解,结构调整愈加优化;技术创新体系日臻完善,安全环保深入落实,高端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内在质量显著提高,绿色发展和升级发展深入人心。“十四五”即将来临,石化化工行业究竟如何发展,石化化工行业的“进”与“退”,是我们共同关心的话题。

  当前的国内外宏观形势

  “十四五”期间,和“十三五”面临的形势有着非常大的不同,多种矛盾相互交织,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互相碰撞,增长潜力和下行压力交错发力,行业发展面临的环境严峻复杂,不确定、不稳定因素进一步增多。增长动力将由要素投入驱动更进一步向创新驱动转换,发展方式由粗放式规模扩张更进一步向集约式绿色低碳转换,提高质量和效益将是行业发展的主旋律。

  从国际看,当前世界正处在百年大变局和世纪大灾疫时代,国际各种力量对比,相互博弈,格局重构,国际形势错综复杂。2019年刚从金融危机中有所恢复,2020年又经历了“新冠肺炎”的强烈冲击,世界经济不进反退。“十四五”期间,世界经济将进入深度调整期,预计复苏的步伐将艰难缓慢,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更加突出,低增长、低需求和高失业、高风险将持续很长时间,国际原油和大宗原材料价格的持续波动,对世界经济的影响难以估计,将会在调整降速的主基调下艰难前行。6月24日IMF预测,今年世界经济增长为-4.9%,是上世纪30年代以来最糟的衰退期。可以说,目前我们面临的国际形势,是改革开放40年来最为复杂的国际环境。这对我国石化化工行业发展将产生很大影响。

  从国内看,国内的形势虽受世界干扰,但是我国仍处于经济发展上升期,“十四五”仍是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国人口多、基数大,工业基础好、配套能力强,市场需求旺。制度和文化优势愈加显现,人心齐,活力足,凝聚力强,人们对美好生活追求的共识已经全面形成。今年疫情暴发后,我国防控措施实,经济恢复快,是世界公认的疫情控制最好的国家,经济发展前景被国内外一致看好。

  随着新兴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加快推进以及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政策的实施,我国经济仍将继续保持平稳增长。在经济总量基数已经很大的情况下,我国经济增速虽然不高,但和以前相比,其增长绝对数量很大,要实现目标,将要付出很大的努力。

  我国石化化工行业的 发展形势

  我国石化化工行业的发展形势,具体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市场需求总体继续扩大,但增速下降。一方面,随着城镇化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深入,基本原材料的需求还将保持一定增速,但增速会有所降低,人们日常生活用品也不会有太大的提高;另一方面,人们的消费升级以及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的改变,将提高或改变市场需求,促进与经济发展相配套的石化化工产品升级换代。因此,预计“十四五”期间,传统石化化工产品,如成品油、大宗化工产品等,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消费保持低速增长态势,甚至有些个别产品还会有略微下降;而在与智能制造、电子通信、中高档生活消费品和医药保健等有关的化工产品,主要是电子化学品、高档纺织化学品、化妆品原材料、快餐用品、快递服务用品、个人防护和具备特殊功能的化工新材料等,都将会有很大增幅。

  二是低油价可能成为新常态。油价是世界经济的温度计。世界经济下行,将影响经济需求,进而导致国际原油及其他大宗商品价格走低。加上页岩油(岩页油)、页岩气(岩页气)技术的成熟,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国际原油市场供求关系正在发生转折性变化,国际石油供应总体保持宽松,油价将极大概率继续低位运行。综合国际政治经济多因素分析,低油价可能成为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的新常态。在油价低位的背景下,煤价也将下移,价格中枢回落。低油价、低煤价将向石化产业链下游传导,整个产业链的价格体系都将重构。

  三是安全生产、绿色发展的要求日益提高。石化化工生产“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特点突出,尤其是近几年,化工行业事故频发,特大恶性事故连续不断,给人们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在社会各界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原来远离城市的石化化工企业已逐渐被新崛起的城镇包围,带来了许多隐患。“十四五”期间,社会各界将更加紧盯各地石化化工企业,石化化工企业进入化工园区,远离城镇布局将成为必然要求,安全生产也将是企业必须加强的一门必修课。

  绿色发展已经在社会上形成共识,坚持绿色发展是行业必须要强化的理念,一方面要补足以往的环保欠账;另一方面还要针对不断提高环保标准买单,这对行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四是进出口贸易可能出现“波折”,技术引进受阻严重。鉴于当前的国际形势,世界经济第一大国把中国列为“战略竞争对手”,贸易摩擦时常升级,通过增加关税,搞“极限施压”,还不时地叫嚣,与中国“熔断”“脱钩”。我国石化化工产业总体上贸易是逆差,从数值上看,与西方个别大国贸易仅占总额的8%左右,影响有限,对于其他工业行业来说,相对较小。但是,万一“熔断”,不仅仅是石化化工产品本身,其他产品的影响也会间接的传输到石化化工产品上来,这种叠加传导因素的影响比其本身要大得多。

  也是因为西方个别大国的带头,很多西方国家把中国当成世界“窃取技术”的主要化身,“十四五”期间,要对我国技术引进更加提防,单纯引进技术可能受阻,“以市场换技术”也将日渐式微。

  “十四五”石化化工行业的“进”

  鉴于当前的国内外形势,结合我们石化化工行业的实际情况,“十四五”主要发展思路是,“保安全”“稳民生”“谋长远”,也就是“十四五”石化化工行业的“进”。

  保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防止“卡脖子”。我国制造业规模大、基础厚,技术配套齐全,基本可以满足国民经济的需求。我国石化化工行业是工业制造业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产业之间互为依赖,互相促进。我国石化化工产业也和整体工业制造业相同,产业链、供应链总体上是安全的,是可以抵御国外封锁的。但也存在一些短板,主要有:一是主要化工产品工艺技术。如己二腈、烧碱的离子膜等。二是部分专用设备,尤其是引进的、高等级专用产品的专用设备,以及专用的仪器仪表等。这种情况面广量大。有的已引进完成,他们可能断供备品备件、取消售后服务;有的引进还没有完成,他们可能撕毁合同或暂停执行;还有的以各种理由搪塞推迟合同执行。上世纪90年代初,我们有这样的经历,深有体会。三是基本原材料。原材料最大的问题是,油气的进口问题,我国原油进口依存度超过72%,天然气进口依存度超过43%。这也就是国家为什么从“十一五” 就开始着手重点加强现代煤化工发展的根本原因。四是弥补缺项产品。主要是指高端化工产品,如电子化学品、POE(增韧剂)、高强化学纤维材料、高端医药中间体等,市场缺口大,发展前景好,但引进技术的难度大,掌握技术的难度也大,要想自己突破,还需要卧薪尝胆,还需要很长时间。

  稳民生:我国是大国,石化化工只能“以我为主”,饭碗必须牢牢端在自己手上,衣食住行的基本需求也必须靠自己的努力和劳动来满足,绝不能把宝押在外国人身上。石化化工行业稳民生的主要内容是,一是保油品供应,既要有足够的原油生产能力,也要有足够的炼油能力。要增加石油储备量、增加煤制油、气和煤制甲醇以及水能、电能和其他新能源的供应能力。二是保农业丰收,主要是化肥农药和农膜等农用化学品,虽然这些产品基本都是产能过剩,国内供应宽松,但是要防止因为某项政策的调整,如环保、安全等,削弱其产能,使国内产品供应紧张。三是医药用化学品和个人防护用品,如双氧水、消毒液、口罩用聚丙烯和氨纶、医用(如呼吸机、针管等)塑料制品等。四是保人民生活必需品,如纯碱、烧碱、涂料、染料、化纤原料和生活用塑料制品等。

  “保安全”“稳民生”既要有长远打算,也要有应急措施,尤其在与西方大国关系呈现“加速度”下降的情况下,随时都有可能发生。

  谋长远:主要是搞好行业谋篇布局,实现行业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内涵丰富,意义深远。它的主要目的是,实现从“够不够”到“好不好”的转变。

  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主要内容有:

  一是合理配置资源、优化产业布局。按照全国主体功能区域规划及产业布局规划要求,结合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京津冀一体化等发展战略,优化布局化工园区。在“十三五”有序推进大型石化产业基地及重大项目建设的基础上,“十四五”要继续推动并完成,以增强烯烃、芳烃等基础产品保障能力,提高炼化一体化水平。考虑到总体需求和目前生产企业、在建项目情况,“十四五”不宜再新布综合性的大型石化基地。还要综合考虑资源供给、环境容量、安全保障、产业基础和经济效益等因素,在中西部符合资源环境条件地区,结合大型煤炭基地开发,按照环境准入条件要求,稳步开展现代煤化工关键技术工程化和产业化升级示范,着力提升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水平,提高装置竞争力,促进煤炭资源清洁高效利用。

  二是深化产业结构调整,推动行业新旧动能转换。

  “十四五”期间,还要继续控制炼油、尿素、磷铵、烧碱、聚氯乙烯、纯碱、电石、黄磷等过剩行业新增产能,继续实行“等量或减量置换”政策。加强现有传统行业装置的技术改造,鼓励企业采用新技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加强产品应用研发,开拓传统产品应用消费领域,扩大消费量。鼓励企业搞好节能减排,通过差别电价、惩罚性电价水价以及非居民用水超定额计划累进加价和差别污水处理费、排污费等差别化政策,提高落后产能使用能源、资源、环境的要素成本。通过资源整合,加快建设一批具有引领作用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提高产业集中度。要强化品牌意识,提高产品质量,健全品牌管理体系,打造一批知名度、美誉度较高的国际知名品牌。

  三是加强化工园区规划建设,搞好老厂搬迁和现有企业技术改造。按照“一体化、规模化、园区化、集约化”原则,加强园区建设,提升安全环保水平。要汲取以往的经验和教训,全面开展现有化工园区的清理整顿,对不符合规范要求的化工园区实施改造提升或依法退出。企业在“搬迁入园”时,要因地制宜地编制好企业规划,合理安排好产品结构和生产规模,在保证环保和安全的前提下,千方百计地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要建立园区项目准入管理制度以及项目评估制度,实施规范的准入条件管理。要建立化工园区规范建设评价标准体系,开展化工园区和涉及危险化学品重大风险功能区区域定量风险评估,科学确定区域风险等级和风险容量。要对园区进行规范认证,对园区内企业要经常督促检查,对不合格的企业要及时限期改造或清理退出。要加强园区公共平台建设,提高综合服务水平。要完善基础设施及监控、应急系统等配套保障,开展“智慧化工园区”建设。

  四是以创新驱动为抓手,抢占行业发展制高点。围绕满足国家重大工程及国计民生重大需求,加快培育石化化工战略新兴产业,着力突破一批共性关键技术和成套装备。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重点开发高性能、高附加值精细化工产品,向产业链中高端迈进。大力推动化工新材料与现代轨道交通、汽车、航空航天、军工、建筑等领域的协同发展。要集中力量,开发一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课题,开发一批处于国际领先的重大引领性创新工程,开发一批对于行业具有带动作用的创新技术,开发一批可以解决行业共性的难点、堵点的实用工程实践。要重点推进新产品应用技术开发,加快培育新产品市场。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

  五是坚持绿色、循环发展理念,搞好行业节能减排。

  按照产业政策,继续实施淘汰落后产能;积极推进清洁生产技术与可再生资源和过程排放控制技术,强化源头和过程管理,搞好循环经济,减少“三废”和二氧化碳排放,提高综合利用水平;鼓励发展节能减排的新技术、新产品和新设备。

  重点开发推广光气等高毒原料替代技术,推广催化加氢、绝热硝化等清洁生产工艺。淘汰含铅涂料平炉法工艺生产高锰酸钾、间歇焦炭法生产二硫化碳、有钙焙烧法生产重铬酸钠等高污染工艺。全面实施挥发性有机物(VOCs)综合整治,加快炼油、涂料、农药、胶黏剂等领域有机溶剂替代和生产过程密闭化改造。

  重点开发煤化工、染料、农药等行业废水治理及再利用技术和废旧塑料、轮胎等有机物的回收利用技术。加强工艺装置余热综合利用,提高蒸汽等级和能效水平。大力推进煤灰、碱渣、磷石膏、电石渣等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鼓励利用焦炉气、电石炉气和黄磷尾气等生产化学品。加强可降解塑料的开发和推广应用。

  六是搞好产业和信息化融合,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积极推动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和5G在行业中的应用。要在“十三五”的基础上,继续做好行业应用试点示范,总结完善提高后,“十四五”期间,争取在重点行业进行推广,要重点推进仓储物流、销售服务和企业管理的应用。要适时地开展重点行业智能车间、智能工厂以及智慧化工园区标准应用体系建设,规范企业和园区的产业与信息化融合发展。要建立健全化肥、农药、涂料等生产监督及产品追溯系统,建立产品追溯数据库,推进生产企业商品编码体系建设,大力推广追溯体系的应用。鼓励生产企业建立农户和产品用户基础信息库,推动企业向服务型和智能型转变,提高生产企业与客户之间的融合度,提升农化服务水平和企业管理水平。

  “十四五”石化化工行业的“退”

  “十四五”期间,石化化工行业的“退”主要内容有:

  主要根据是《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石化产业产品淘汰目录》《石化行业产业政策》《石化产业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和原《石化行业准入条件》等。其重点内容主要是三个方面:

  一是要对危化品企业进行搬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城镇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7〕77号)要求,中小型企业和存在重大风险隐患的大型企业,2018年底前全部启动搬迁改造,2020年底前完成;其他大型企业和特大型企业2020年底前全部启动搬迁改造,2025年底前完成。

  据统计,2018年底,明确需要搬迁改造的企业全国共有1176户。搬迁改造方式分为就地改造、异地迁建、关闭退出。工信部与应急管理部牵头成立了由14个部委组成的搬迁改造专项工作组,加快推进搬迁改造工作。目前已完成任务目标近七成。

  2020年是危化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的关键之年。到2020年底,包括中小企业和部分大型企业在内,预计搬迁改造企业完成数量九成以上。

  二是要对化工园区进行全面整顿。各省已逐步开始。现在已经开展工作和正在开展的省份主要有:

  山东省:原有199个化工园区,经清理整顿,保留85个化工园区。提出了比较严格的化工园区认定标准,涉及12个否决项,一大批化工园区面临淘汰和转型。

  江苏省:清理并规范化工园区,禁止新增化工园区。2018年底前,对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基础设施差、环境保护距离拆迁不到位、老百姓投诉多的化工园区,取消化工园区定位。保留化工园区/化工集聚区54个。现正进行进一步清理。

  浙江省:沿海石化产业带的布局基本完成,通过推进“三区二基地” 即宁波石化产业基地、舟山绿色石化基地、上虞杭州湾经济开发区、嘉兴化工新材料工业园区、衢州氟硅园区建设,目前全省80%以上石化企业进入“三区二基地”等化工园区和集聚区。

  广东省:严格控制新增化工园区,加大现有化工园区整治力度。到2020年,推动100个工业园区实施循环化改造,创建国家级循环化改造试点园区。

  其他省份也都分别即将开展这方面的工作。

  三是要继续进行产业结构性调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石化产业调结构促转型增效益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57号文,努力化解过剩产能。严格控制尿素、磷铵、电石、烧碱、聚氯乙烯、纯碱、黄磷等过剩行业新增产能,相关部门和机构不得违规办理土地(海域)供应、能评、环评和新增授信等业务,对符合政策要求的先进工艺改造提升项目应实行等量或减量置换。

  一批传统化工产品,产能利用率长期低于83%(产能过剩标准)的水平,虽然近年通过淘汰落后产能,有所缓解,但尚未得到根本改变,“十四五”期间还要继续落实执行。

    

联系我们

东方尚能咨询机构(Topco)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外冠城名敦道4号楼401室

电话:86-10-6779 7984      传真:86-10-6779 4603

电邮:topco@topcoevents.com     网址:www.topcoevents.com

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